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 教育精准扶贫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1 1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以教育信息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并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工程建设,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配备、科技教学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国家通过推出一系列政策致力于用新技术手段助推教育扶贫,加强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探索出了一条教育精准扶贫新路径,来填补网络信息鸿沟。

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最终缩小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更好地让教育精准扶贫乘上教育信息化快车,实现教育发展从量到质的均衡,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资源向贫困地区有针对性的倾斜。资源是任何行业发展的沃土,教育信息化也不例外。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僻,教育信息化资源比较短缺。因而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上,如何采集、利用、配置教育信息化资源,是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实现有效运用的重要课题。对这些贫困地区进行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时,应一地一策、一校一策、一事一策,依据特情合理地去配置资源,确保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二是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实到位的关键是必须要做到"领导懂"。因此,这就要及时开展区域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长、分管局长,师训、教研、信息化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让这些相关领导干部充分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源头和核心力量。可以说,只有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视,才能进一步实现"骨干精"和"教师用"的目标,才能协调和引领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精准发展。

三是引导各类信息化企业有序加入教育扶贫工作。信息化企业是技术革新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发挥教育信息化效能助力教育精准扶贫上,信息化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应该得到重视。例如:贵州省教育厅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贵州移动发挥自身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管理及智慧云平台、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应用推广等各领域加大资源投入,与贵州省教育厅持续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信息化企业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推广。

四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运用主体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是教育扶贫的主阵地,贫困地区学生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绝大部分通过学校这个平台来提供。当前,贫困地区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短缺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问题。为此,学校应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和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实施在线"一课双师"课堂,推动城乡资源共享。例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依托教育云平台,将州内优质学校作为主讲课堂,农村薄弱学校作为远端课堂,通过在线直播方式,将主讲课堂教师的教学实时传输给多个远端课堂,实施同步课堂互动教学,解决农村师资力量不足、优质课程资源紧缺等问题。这种模式已经形成了优质资源州外向州内、州向县、县向乡镇、乡镇向村小(教学点)辐射的网状格局,初步形成了"一校带多校""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智慧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成为黔西南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引擎"。

云端资源和师资共享,丰富艺术选修课程。贫困地区很多农村学校和教学点虽然主科课程尚勉强能够开设,但由于师资匮乏,音乐、体育、美术等与学生素质发展有关的副科大多无法按照教学大纲如期开设。而教育信息化则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云端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副科课程这种方式开设,并向由语文或数学学科教师兼任的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科学、书法等科目不断扩展。此外,也可以采用教师送教下乡、定期交流、轮岗等形式,推动贫困地区音体美等课程落地。

共同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校际联合,通过"1+N"或"N+N"的网络课堂方式,组建一批贫困地区网络联校群,覆盖全部学校,实现城乡学校教师"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教一个班"的资源共享,解决乡村学校教研专家缺乏、校际相隔甚远、教师缺少学习机会等实际问题。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课前在线协作备课,带动乡村教师参与名师引领、网络研讨、资源开发、资源应用等活动,课上集中突破重难点、分步式落实教学要求,课后共同反思、提升能力,实现"学、教、研、训、管"一体化,引发学生学法和教师教法的双重变革。

总之,在教育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政府、社会、企业、学校要形成合力,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资源,助力贫困地区驶上教育现代化发展高速公路。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教科院-香港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民办教育协作创新联盟理事长)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0/0521/365.html



上一篇:张书亮:加大运营信息化与数字化力度 稳步开拓锁
下一篇:刘多:信息化战“疫”的幕后急先锋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 |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 科学与信息化版面费 |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发表 | 科学与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