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双减”,教育回归校内,教育信息化回归信息(2)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3 18:3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智慧新建学校 作为教育新基建的重点内容,新建(改扩建)学校是十四五期间政府重点投入领域,从顶层设计、建设规划和软硬件配套各方面,都可

(1)智慧新建学校

作为教育新基建的重点内容,新建(改扩建)学校是十四五期间政府重点投入领域,从顶层设计、建设规划和软硬件配套各方面,都可以打破传统学校的局限,以现代理念、先进设备、智慧技术加持,实现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每所新建学校将有机会弯道超车,成为面向未来、超越名校的现代学校。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新建学校,对于从业者来讲需要的不仅是信息化建设能力,更重要的是物理空间、网络空间、校园文化的一体化规划设计和多元素多系统融合集成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对新建学校缺少标准和规范,给从业者的发展空间巨大,谁的案例多、谁的建设先进,谁的方案就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和规范。

(2)教育大数据治理

笔者参与了不少地区的教育大数据规划,基本上都是由于教育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因而缺少来自基层(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有效真实数据,导致教育大数据建设还只在数据收集和报表展示的初级阶段。教育大数据对教育治理、教育改革的作用不用多说,因此政府(教育局)会重点建设,对从业者来讲有很大的市场机会,但这里面需要填的巨坑也不少。

(3)三个课堂2.0

目前各地的三个课堂建设,还是以添置设备为主,笔者姑且称之为“三个课堂1.0”。“三个课堂2.0”的方向:

  • 为教师的众智共享提供平台支撑,提升区域内的教师专业能力;
  • 以知识地图为线索,为教师、学生提供众创微课平台,支持学生自主、交互式、教学互换等形式的学习。
2. 学校

教育回归校内,既要科学选人又要全面育人,学校的担子就更重了!

校长需要头疼的事情更多了:“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课后服务要全面提供,学校安全要全面保障,学生家长要更好成绩,还有各类检查、评比、上报……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三通两平台”、“薄改(改薄)”、“数字校园”等政策下,大屏、录播、智慧教室建了很多,不少学校购买或租用了不少信息化软件,但是应用情况却惨不忍睹。

发挥信息化本身的高效、开放、连接的作用,让教育信息化回归信息化,解决校长、教师的痛点,是“双减”政策下学校信息化的重点发力点:

(1)高效工作

大部分中小学没少被各类信息化软件“服务”,但是因各软件之间有不同的登录入口、不同的账号密码、不同的数据规范,并且大部分的姿态是高高在上,以“上帝”视角对待使用者,希望使用者(校长、师生、家长)主动适应软件的使用要求和规范,这种信息化软件反而成为了学校的巨大负担。

“双减”背景下,从业者应摒弃这种传统的教育MIS系统的建设思路,以开放平台+微服务的架构,为学校提供轻量化的应用服务,支撑学校的各类日常业务,并提供一站式的办公桌面,让校长、教师轻松完成各项待办事项,让他们从低效的无关教学育人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高效”、“开放”、“连接”。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图)

(2)创新教学

建设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一体化的教学空间,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学习任务管理、学习内容分发,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环境支撑。

但是,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难度非常大,相关参与者与制约因素非常多,也难以实证其应用效果和价值,建议从业者谨慎进入。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拍照搜题、智能刷题、直播课堂等以纯应试为目的的产品,没有任何进入校内的机会。以平板为载体的智慧课堂,也很难有大的市场机会,具体原因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3)数据育人

“双减”背景下,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更长,学校提供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会更加丰富多样,学生在校内留下的数据也将更加丰富和立体。

学校信息化除了为师生提供服务、创新教学以外,伴随式、动态采集学生五育数据是育人重点,比如:终端设备智能采集数据、信息化应用自动汇聚数据、师生自主填报数据。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1/0813/1891.html



上一篇:中消协:电动车火灾6月份增幅明显 科学用车这六
下一篇:智能化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效地管理企业资产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 |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 科学与信息化版面费 |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发表 | 科学与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